四周都是铜墙铁壁,向下则是无尽的深渊。人生只有一条路:向上、向上、再向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01
《于心性本源处做工夫,方为真工夫》
最近牟学班学习,进入后半程,随着不断深入学习牟宗三先生的《心体与性体》,最近对做工夫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季谦先生说实践学问有三个步骤:“立本体,开工夫,证境界。”
一个人要做自觉的道德实践第一步就是先要立本体。
所谓本体就是先要体证自己内在那颗活泼泼的心,这个心既然不是逻辑的思辨心,也不是泛心理层面的心,更不是生物学上的心,而是我们能够自觉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善人的那颗活泼泼的道德之心。
在孔子叫“仁”,在孟子叫“本心”,在王阳明叫“良知”,中国人普遍叫它“良心”。
一个人要想开始做自觉道德实践,第一步就是先要“识仁”,察识本心,有了这一步,后面所做的工夫才是有本源的,我把“识仁”,或“察识本心”这一步比作“睁开眼”。人要有路,第一步首先要睁开眼,睁开眼睛之后你所走的路,每一步才是有效的,并且也不容易走错路。如果闭着眼睛走路,纵使走对了路,也不值得赞叹,何况还很有可能会走错路呢。
老实大量读经就是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证本心,察识本心,这就是程明道的“学者需先识仁”,识得“仁”体,自然能够开出切实的工夫。因为“仁”就是活泼泼的真生命,“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仁有“觉”与“健”两大特质。“觉”就是觉知,觉察,不麻木,这里不麻木就是我们道德之心,良知不要麻木,对待人、事、物要有知觉,知痛痒。一个人如果不识痛痒,对待人、事、物没有感觉,那就是“不仁”,不仁就是死汉,心灵没有知觉,谓之心死,这是最大悲哀。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因此我们要时时让自己心灵保持活动状态,心灵要时时活转。
于我而言,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让自己心随时活动,警惕自己动物性,随时察觉自己不良意念,“见不善如探汤”,一旦有不良念头萌发,就要立即警觉,并且立即把它化掉,这就是从本源处用功。同时要随时把自己善念良知发出来,有善的念头,就立即去做出来,实践出来,这就是胡五峰逆觉之工夫,也是契入儒家学问最核心的本质工夫,唯有牢牢把握住“识仁”“逆觉”工夫,才真能契入儒家学问,并以此立定自己人生方向而不动摇,以理生气,以志帅气。
平日每天近十小时老实大量读经过程就是最能检验自己是否真能在心性本源处做工夫的手段,读经的时候,是否能持志用心,体证本心,生活中师友相处,点点滴滴都是修行,若真能从本源处用功,则自然简易直接,而不会有艰难感,更不会有怠惰。
时下社会上所流行的家庭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包括各类传统文化学习大多数都很重视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养成,也就是所谓“工夫”问题,然而真正去明了这个“本体”却不多,这样不明本体实践工夫,最多也只能让人成为一个风俗习惯中的好人,而非自觉好人,这与真正自觉地做道德实践活动,尚有很大的距离。且好习惯养成也未必是一个人成德的必然保证,例如有些坏人,甚至恶人也有很好习惯的,所以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成德,或能不能自觉做道德实践的关键,首先当在于我们是否能“识仁”,能“体仁”,能与心性本源处开工夫,也就是要先有“见识”,要睁开眼,然后再走路。这也就是所谓的“智慧比实践首出,见地比热忱重要”。
先立本体,就是识其大体,先立乎其大,于良知萌蘖隐微处,时时警醒,让良知随时呈现,这将是我日后终生努力的方向。
《逆觉重生——我要死死地攥住生命的火苗》
我要死死地攥住生命的火苗,牟著用接地气的语言,让人穿越时空,直击本心,明了“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与“吾心本一,非二”。光明为实,黑暗为虚,孰实?孰虚?自然明了。而恰恰此点是多数学者的漏洞,更重要的是,这是源泉混混、永不枯竭的源动力,无可取代,无法复制,不明此意,乃是“学不见道,枉费功夫”。
无论有多高的才华,多么过人的技术都略逊一筹,略次一等,用恍恍惚惚之态做明明白白之事,实乃糊涂可惜。具体例子不好点名,回想起以前其他机构的讲师,讲座时人潮爆满,掌声雷同,热泪盈眶,场面几近疯狂。我那时候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我现在却听出了弦外之音,也就是这个讲师的生命状态到底在什么层次上,这种判断能力我也有了一些些。
他讲的到底是站在人的动物性层面上?还是以人的气质之性为根据?或者是一步到位,直击本心?亦或者是自己也稀里糊涂搞不清楚?虽然最近我没有感受到自己有多么大的提升,但在这点上我有了充分的自信与喜悦。我再也不会被别人随便带偏带跑,我正在死死抓住这一点点几希之光,逆流而上,不甘堕落的真生命,并绝不放手、一鼓作气,让它发光发热,不断反复地呈现!
编辑:(文宣部)王宏薇
审核:(教务处)守真
相关图文
1.为道尊陆王,为学法朱子:人间第一等学问就是学做人,学以志圣贤而已矣!
2.长期的用脑不入心,纵使读经也宣讲,也是增长习气,最终导致生命闭塞郁结而不得感通畅达
3.直面本心,觌体承当,本心一发,光明遍照;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4.遵守道场规矩,重建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生活清明有条理,也是对心灵非常好的提振
5.王欢锋:儒者念念不忘变世道,吾人念念不忘推读经——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述评
6.张雨榛:“性善论”颠覆了我的“性恶论”,解开了我人生的死局
7.开朗无隐是大工夫:我们是否敢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8.要使鱼龙知性命,不妨平地起波涛——百日大牟学,道中新高度,第一期启航
9.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读经推广路,你我道中行——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述评
10.堕落不深,觉悟不彻,挣脱枷锁,冲开束缚;爬上珠峰,奔向自由,反求诸己,幸福满溢
11.不识尊德性,何来道问学,何以安身立命?——余英时 《论戴震与章学诚》述评
12.张雨榛:人心汩没陷溺时,会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这是逆觉的开始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牟学研习班往期信息汇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